石門棧道風景區,位于漢中市區以北約15公里的河東店鎮,是在石門水庫修建后新造的仿古棧道,原有的石門棧道(褒斜道部分)因為修建水庫,在1969年就已經被淹沒了。自春秋戰國時期開始,古人為了翻越秦嶺天險,沿著山溝河谷在懸崖峭壁上鑿孔,橫木為梁,立木為柱,然后鋪上木板形成“棧道”。
1969年,石門大壩在褒谷口修建,褒斜道及石門遺址被水庫淹沒,時隔多年,又在褒斜道原址上向上抬高70米,修建了仿古的石門棧道。仿建的石門棧道全長三公里多,完全按照古代棧道“平梁斜撐”、“平梁立柱”、“依坡搭架”等七種形式,并按漢代風格恢復了一座驛站、三座郵亭、兩座棧橋以及天心橋遺跡,另外還在“石門隧洞”遺址原處的山崖上仿鑿了16米長的石門隧洞。
石門棧道風景區有東、西兩個入口,分別位于褒河的東岸和西岸,大部分游客從西邊的入口進入景區。當游客景區景區大門后,需要步行約半小時才能夠到達主景區,也就是石門大壩、石門水庫和重新修建的仿古棧道,當然你也可以乘坐景區內的交通車,從景區大門到達主景區,交通車的費用不包含在門票內,需要另行購票。
如果你選擇步行到達主景區,那么路途中會穿過一條仿古商業街,路上還能看到一些十二生肖的雕像,之后就能看到石門水庫和棧道的入口了。新修建的棧道,建在懸崖峭壁之間,十分險峻,當你走在上面,你的腳下,就是深不可測的石門水庫,會不由得想起千年之前,古人修建這段棧道的艱辛,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才能和智慧。
當游客從棧道的盡頭返回到石門大壩時,也可以穿過大壩,從大壩頂端步行到褒河的東岸,然后從景區的東大門離開風景區。景區內還有滑索和游船等娛樂項目供游客選擇,游客可以通過滑索或者游船,從褒河的西岸到達褒河的東岸。當然,游客游玩棧道后,也可以按照原路返回西大門。
原本分布在棧道南端及石門隧洞附近的極其珍貴的十三方石刻,稱為“石門十三品”,有興趣的游客可以在漢中博物館中欣賞到。
“明修棧道,暗渡陳倉”的故事廣為人知:劉邦取漢中后于公元前206年按大將韓信的計謀,派少數人修建棧道,以轉移鎮守關中西部雍王章邯的注意力,而暗地里沿著西邊艱險的陳倉(即秦棧)北出大散關,攻占了陳倉城,進軍咸陽。故事中的古棧道,主體的90%是在漢中境內。其中主要的棧道段有:子午道、褒斜道、金牛道和陳倉道。